“學萃講壇”秉承學名家風範、萃科技精華的理念,以學術為魂,以育人為本,追求技術創新,提升學術品位,營造濃郁學術氛圍,共品科技饕餮盛宴!
報告題目:An Introduction of Bayesian Method for Reliability Data Analysis
報 告 人:李钊軍教授
報告地點:21A 426室
報告時間:2018年8月20日10:00-11:30
主辦單位:科學技術研究院
承辦單位: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
報告人簡介:李钊軍博士任教于美國西新英格蘭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系,主要從事基于數據科學、運籌學和統計學的工程可靠性和質量工程的研究,以及新産品開發中可靠性提升和優化,锂電池系統及其他複雜工程系統健康診斷與預診斷等方面的研究。近年來發表SCI論文20餘篇,多次被邀請做大會報告、參加美國自然基金評審、組織國際會議、起草和制定國際可靠性标準等工作。現擔任SCI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 Associate Editor 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rformability Engineering 聯合主編,以及多個國際SCI期刊的Guest Editors。同時擔任IEEE 可靠性協會(Reliability Society)常委職務以及美國國家标準局(NIST)特邀研究員。
報告内容:由于先進計算能力的可用性以及處理及少量數據和持續更新的能力,貝葉斯統計推斷越來越廣泛地被應用在工程可靠性評估與預測中。本報告将首先探讨應用貝葉斯方法的背景和動機、優點,并通過實例展示貝葉斯方法優于傳統頻率統計推斷的應用案例,并建立頻率可靠性和貝葉斯可靠性估計的關聯性。 報告也将讨論如何決定先驗概率分布、以及如何整合多個或多層次先驗概率來進行系統層面的可靠性評估。應用貝葉斯方法時遇到的計算與仿真方面的挑戰也會通過實例展開探讨。最後報告通過貝葉斯方法在電池系統中的健康預診斷的實際應用案例來體現貝葉斯方法優點和局限性。作為國際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 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rformability Engineering 兩個期刊的Associate Editor 和Editor-in-Chief, 以及多個國際期刊的Guest Editors,報告人也将對以上兩個國際期刊的影響影子,投稿,審稿,以及文章修改等分享如何發表高水平SCI期刊論文的經驗,也将通過一些實例探讨投稿和修稿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和作者常犯的錯誤等。報告最後将就可靠性、數據科學、人工智能等方面期刊文章發表的趨勢加以探讨,并詳細介紹報告人目前負責或已經編輯過的特刊征稿和收稿情況。報告人也将回顧并分享審稿人經常提出的一般性修改建議,以及如何理解和有效回複審稿人的審稿建議。其中将就如何更好提将作者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貢獻有力的展現在文章寫作中給出相應的寫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