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4日,由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主辦、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承辦、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校友辦協辦的首屆工業互聯網與智能計算大會IIIC2021順利召開。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副校長殷敬偉、計算機學院院長蔡成濤出席會議并緻辭,計算機學院副院長王巍主持會議,計算機學院全體領導和教師出席了本次大會。根據疫情防控的需要,本次大會以騰訊會議的形式召開,全程網上直播。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近500名師生參加了此次線上大會,反響熱烈。
開幕式上,殷敬偉副校長向大會的順利召開表示祝賀,簡要介紹了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聚焦服務國家戰略的辦學定位和學科方向,以及計算機學院在網絡與信息安全領域的學科優勢。結合“中國數值水池”、“G20”等重大專項介紹了計算機學院在"人工智能、5G通信、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鍊"等關鍵技術領域的研究成果。希望大會積極分享工業互聯網與智能計算領域的創新實踐,為協同創新、融合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蔡成濤院長向與會領導、嘉賓表示歡迎,介紹了我院自哈軍工時期至今的光輝曆程,以及學院在計算機、軟件、網絡空間安全技術,以及具有船海行業特色的自主化軟件的創新成果。指出新一輪科技變革和産業變革給工業互聯網等相關領域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希望本次大會為國内外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企業行業搭建廣闊深入的交流平台,共同分享産業升級實踐與行業發展的前瞻智慧,研究成果和寶貴經驗。
本次大會特邀歐洲科學院院士、中組部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國家優秀青年、教育部工程教育認證專家、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服務專委會委員、阿裡巴巴工業互聯網首席科學家、國家工業信息安全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工業技術軟件化聯盟專家委員會委員等國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機構和行業企業的15位專家和學者作了精彩的線上報告。
1.歐洲科學院院士、挪威皇家科學院院士、挪威工程院院士,挪威奧斯陸大學張彥院士作了題為“Digital Twin for Internet of Things”的報告,主要介紹最近對邊緣計算、6G、車聯網、空地網絡和物聯網的數字孿生研究,提出了一個新的數字雙邊緣網絡場景以及對邊緣關聯和容錯相關的研究挑戰。将數字孿生與機器學習結合起來,為物聯網系統的低延遲、隐私保護和能效添加深度強化學習、聯合學習。
2.上海交通大學網絡安全技術研究院副院長,中組部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信息内容分析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伍軍教授作為題為“工業邊緣智能的資源管理與安全防護”的報告,針對知識蒸餾、遷移學習等新型邊緣學習框架以及模型分割、模型壓縮等新型邊緣學習技術進行了未來展望。
3.北京郵電大學網絡與交換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IEEE服務計算專委會主任王尚廣教授以“5G邊緣計算”為主題,介紹5G核心網對計算卸載、計算遷移等工程實踐方面的支撐作用及5G邊緣計算典型應用,最後彙報了在5G邊緣計算相關方面的研究成果。
4.教育部保密管理教指委委員、教育部計算機類工程教育認證專家、黑龍江省計算機學會常務副理事長、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計算機學院印桂生教授作了題為“軟件架構與船舶工業軟件”的報告,介紹了大數據、雲計算及AI的發展對傳統軟件體系結構的發展與演化提出的新挑戰,從船舶工業數字化、船舶數據一體化與數字資産管理,業務構件與高效協同等方面介紹船舶工業軟件的研究成果。
5.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英國工程技術學會會士、英國計算機學會會士、中國電子學會會士劉馳教授報告的題目是“無人邊緣群體智能”,探讨如何利用深度強化學習和時空數據特征提取技術調度多無人平台進行數據采集,以及面向大數據機器學習的邊緣計算優化技術及隐私保護。
6.教育部“互聯網應用創新開放平台示範基地”和黑龍江省新一代技術與信息保障重點實驗室主要負責人,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計算機學院王慧強教授的報告題目為“基于下一代網絡的定位導航新技術研究與展望”,從曆史和現實高度對基于下一代網絡的定位導航新技術進行淺析和分享,提出了基于定位場景的分類,指出了其中蘊含的“隐性要求”;并展望了本領域未來演進的方向。
7.中國計算機學會人工智能與模式識别專委會執行委員、中國計算機學會服務計算專委會執行委員、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服務專委會委員、山東省人工智能學會常務理事、煙台大學計算機與控制學院院長助理王瑩潔副教授作為題為“邊緣雲環境下群智協同計算研究”的報告,介紹邊緣雲環境下移動衆包的分布式群智協同機制,圍繞群智協同計算的任務分配、隐私保護和質量控制三方面介紹了相關研究成果,并展望人機物融合下群智協同計算的未來研究方向。
8.阿裡巴巴技術委員會IoT分委會委員長,阿裡雲IoT事業部CTO、工業互聯網首席科學家丁險峰作了題為“工業4.0中國之路的探索”的報告,指出物理世界數字化技術是新一代技術革命的主要支撐,結合數字化工廠、供應鍊介紹工業互聯網時代的商業化之路,未來工業互聯網新的商業模式和平台發展前景不可限量。
9.國家工業信息安全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工信部CPS 發展論壇副秘書長,工信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專家、中國制造企業雙創發展聯盟專家委員會委員,走向智能研究院執行院長趙敏作為題為“工業互聯網的中國時代”的報告,指出了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四個階段:泛在聯接,要素融合,人本管理,數字文明。工業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工業互聯網的中國時代。
10.雲南省技術創新人才、中船重工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雲南省有突出貢獻專業技術人、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昆船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甘仲平在題為“物流改變工廠”的報告中,介紹了在工業互聯網支撐下智慧物流技術和産業推動物流業現代化,支撐制造業智能化升級。現代化物流中心可以解析為實現物料集配業務的工廠,已經初步實現了數字驅動業務,未來趨勢是柔性化、數字化和智能化,在技術和業務構架上為智能工廠數字化轉型提供借鑒。
11.數字孿生體聯盟OpenCAE項目首席科學家、“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理事會理事、中國力學學會産學研工作委員會委員,青島數智船海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唐濱的報告題目是“中國自主工業軟件開源創新生态”,從我國工業仿真軟件發展現狀與瓶頸出發,挖掘自主研發CAE軟件所需的集成平台需求和産品化思路,給出大型科學計算軟件研發體系指導思想。通過中國自主工業軟件開源創新生态落實開源思想,實現該領域專業人才集聚、優質資源共享、創新模式探索等,最終實現工業仿真軟件的自主化、産品化思路。
12.曙光信息産業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陳進多年從事曙光系列高端服務器系統的研發,其報告題目是“全浸式相變冷卻技術帶來的計算機體系結構變革及産學研用協作思考”,使我們了解到全浸式相變冷卻技術引入到計算機領域可極大低降數據中心總體能耗,大幅提升計算機的性能,提升計算機部署密度、節省數據中心部署空間,是一種大有可為的前沿技術。
13.曙光信息産業股份有限公司解決方案中心副總經理,中科院高級工程師姜海旺作為題為“中科曙光工業互聯網場景化解決方案”的報告,介紹了穩定、可靠、賦能、開放的商業生态平台,依托智能産品、智能服務、智能制造、産業鍊賦能,實現企業戰略發展目标從“制造商” 向“成套方案服務商”轉型升級。
14.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碩士,類腦計算、機器人領域專家,深圳憶海原識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任化龍作了題為“工業自動化的終極挑戰 - 如何用機器人解放人力”的報告,介紹了工業互聯網使工業進一步智能化成為可能,類腦智能與計算認知科學、深度學習的關系,分享類腦計算加速平台和類腦智能體系與機器人相結合的創新實踐與成果。
15.上海聚術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哈工程上海校友會秘書長、AI+海洋科創中心負責人趙輝報告的題目是“AI海洋科創生态助力船海智能化”,指出海洋科技創新是船海産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對接AI、5G、大數據、無人駕駛、集群協同等跨行業的新技術,需要突破傳統行業局限實現跨界融合,進一步營造開放、多元、跨界的産業生态。
在提問環節,每個特邀報告講者針對現場觀衆提出的問題進行了交流探讨,涉及“數字孿生中邊緣網絡的區塊鍊”、“隐私洩露及保護措施”、“網絡安全”、“雲端計算軟件二次開發”、“智慧物流中的成本估算”等熱點問題,現場氛圍活躍。廣大師生開拓視野,拓展思路、受益匪淺、收獲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