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是最重要的要素資産。用電、環保、耗能等數據如何高效、安全、合規交易,換取“真金白銀”?數據資産如何像土地、勞動力等要素一樣參與到市場經濟中?在10日至12日舉行的世界5G大會上,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電子政務建模仿真國家工程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展出的數據采集機器人和數字憑證兩項成果,将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數據采集機器人
從外觀上來看,數據采集機器人更像是一個路由器。别看它個頭不大,能耐可不小。據了解,它可以直接對接儀器儀表、傳感器、控制設備,也可以支持基于本地局域網對接辦公與生産管理信息化系統。“它能自動完成數據采集上鍊,有效保證數據來源端的真實性和鮮活性。”實驗室副主任王小芳告訴記者,數據采集機器人是精細化協同管理智能裝備,具備數據采集、處理、分級報送、風險預警等能力,是實現數據防篡改、抗抵賴、可追溯、按需協同的關鍵性服務設施。
王小芳介紹科研成果
作為新型生産要素,數據要素是數字經濟的核心引擎。“數字憑證就是數據要素的載體,主要是實現數據的資産化封裝,将無形的數據資源變為有形的數據資産,為每個進入數字世界的主體進行賦能、通過憑證來證明主體的身份、聲明主體的權益、記錄主體的行為,實現數據資産在數字生态鍊條中的合規交易和高效治理。”王小芳把數字憑證比喻為數據資産合規交易、治理的“身份證”,“第一,它是用來運載數據資産‘集裝箱’,把數據資源轉換為名副其實的數據要素,可參與市場化配置;第二,它是保存數據資産的‘檔案袋’,動态記載每一份數據資産的來龍去脈,形成不可抵賴的證據,為數據資産市場化治理奠定基礎;第三,它是‘智能工作助理’,為數據資産憑證各個相關方提供可确權、維權和行權的智能化跟随服務,助力數據要素市場的科學配置。”
實驗室機房
世界5G大會是數據采集機器人和數字憑證兩項成果首次在省内亮相,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院長、實驗室主任蔡成濤告訴記者,實驗室是由國家發改委于2013年批複成立的電子政務建模領域唯一國家級工程實驗室,探索實現“以實驗室進行工程建模、高新技術企業進行技術研發、當地IT服務企業進行場景落地、大型電信服務商進行服務運營”的數字經濟、數字政府領域建設創新協作模式,構建“服務在雲端,數據在自家”的生态級數字化協同服務體系。
蔡成濤進行科研
“2018年4月,我們就在國内率先提出數據協作機器人概念,而相關概念直到2019年才在德國漢諾威‘機器人展會’上出現。”蔡成濤告訴記者,去年10月,基于實驗室數字化體系的支撐,全國首張“公共數據資産憑證”在廣東落地,解決了數據資産确權難、溯源防僞難、跨域互信難、安全管理難等問題。随後,數據資産憑證在廣東多地探索了多個場景的試點應用,深圳市發布了公交車位置信息數據資産憑證,探索在出行服務、規劃設計、科學研究等方面的應用價值;珠海市發布了企業稅務數據資産憑證,為實現數據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共享與利用探索了有力途徑;佛山市南海區發布了氣象數據資産憑證,解決了保險公司缺乏系統氣象災害數據積累,災害風險識别、災險綜合數據分析和氣象災害風險區劃難等問題;江門市發布了自然人參保繳費數據資産憑證,破解了農戶征信體系不健全、信息數據碎片化和數據不完善等難題。
蔡成濤表示,目前,實驗室數據鍊生态服務體系相關理論研究與技術已初步成熟,已投入使用和正在實施的場景覆蓋小微信貸、跨境信貸、環保稅、雙碳、公共交通、黨建等多個領域,還将繼續進行拓展應用。借着2022世界5G大會,未來實驗室将着力為黑龍江加速實現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提供重要支撐。
(全文轉自龍頭新聞·黑龍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