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哈軍工”到“哈工程”,從海軍工程系指揮儀與電子計算機科到今天的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近70載的榮光歲月中,從這片土地上走出一批又一批的行業領軍人物,在祖國發展建設中奉獻出自己的力量,康鵬教授便是其中的一位。
康鵬教授,1937年10月生于河北唐山,1949年就讀河南省商丘一中、開封第一高中。1955年8月,以優秀成績考入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1961年哈軍工畢業留校任見習助教,1962年參加441-B晶體管計算機工程,發明隔離阻塞電路、推拉觸發器,1965年10月獲國家榮譽“發明證書”,1978年3月在長沙工學院(國防科技大學)越級晉升副教授,後晉升教授。
2022年12月23日7時48分,原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計算機系(6系)助教,康鵬電路發明人,1965年國家榮譽“發明證書”獲得者康鵬教授不幸去世,享年85歲。
圖1 “哈軍工”學員時期康鵬教授
康鵬教授作為“哈軍工”培養出來的優秀科學家,為我國計算機事業的發展、應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1961年,康鵬提前畢業留在“哈軍工”任職,并成功開講新課。當時,沒有教材隻到處查找資料,一邊自學、翻譯俄文資料,一邊編教材、講課,最後,憑借過人的意志品質完成了《脈沖技術與數字電路》、《計算機可靠性技術》、《邏輯代數》、《容錯技術》等多門課程的講稿,從無到有編寫出四十餘萬字的講義。夜以繼日的連軸加班,又趕上三年困難時期缺少物資補給,缺乏營養,康鵬教授終于在長期加班,過渡損耗之後累得吐血倒下了,重病住進醫院。1962年,康複不久的康鵬教授便完成了第一個發明,“隔離—阻塞振蕩器”,解決了晶體管性能不穩和減少使用數量的問題。康鵬教授提出了“隔離阻塞”的邏輯辯證關系,利用器件自身性能,使晶體管在不通導時處于深截止,在通導時用強驅動使其轉變為深飽和。同時提出減小“功耗”,讓管子在脈沖狀态工作,功耗小壽命就不受影響。搭建了一個8位運算器,隻要把阻塞連接拿開,它就停機,證明“阻塞”有效。國外的一個觸發器要用20個管子,他隻用一個管子就解決了問題。
在此基礎上,康鵬教授進一步探索研究,發明了“康鵬電路”,并依托“康鵬電路”設計制造出第一台“441-B”晶體管計算機,成為當時可靠性最高、可維性最好、産量最多、應用最廣的計算機。哈軍工院慶十周年大會,康鵬教授代表全院師生講話。四機部的羅沛霖,羅老曾評價年輕時期的康鵬教授說:“我認為康鵬是一位極有科技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對國防建設和國民經濟做出重要貢獻的、多學科的突出的優秀專家。” 康鵬教授的發明奠定了60年代中國半導體晶體管通用計算機的研制成功,推動了中國計算機事業的快速發展,為國防事業、民生發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圖2 六十年代 441-B 計算機調機組(康鵬教授二排右二)
新時代新征程,在“哈軍工”原址發展壯大的計算機專業曆經歲月的鉛華,蓬勃發展,曆久彌新。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在“哈軍工”計算機系的基礎上,成立了全國首家具有工科背景的“國家保密學院”,獲批建設“特色化示範性軟件學院”、“電子政務建模仿真國家工程實驗室”等國家級教學科研機構。伟徳国际官网登录入口、特色化示範性軟件學院、國家保密學院在我國艦載計算機、網絡空間安全、自主可控軟件等領域為黨和國家培養大批人才,取了多項原始創新成果,為我國船海及國防科技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以“智能、數字、網絡、自主、政務”五位一體的教學科研布局,大力推動國家“海洋強國”、“網絡強國”、“制造強國”發展。
讓我們弘揚偉大的建黨精神,赓續和傳承以康鵬教授為代表的老一輩革命先驅敢為人先、求真務實的“哈軍工”精神,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在邁向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強國夢的征程中做出新的貢獻!